更新时间:2025-11-18
浏览次数:105
在 AI 算力需求爆发、数据传输向 224Gbps 迭代的产业背景下,印制电路板(PCB)的性能升级与成本波动,均聚焦于树脂、铜箔、玻纤布三大主要原材料。2025 年上半年,三大原材料价格呈现差异化波动态势,叠加技术升级需求,直接推动下游覆铜板(CCL)厂商启动提价,形成 “原材料涨价 - 成本传导 - 行业调价" 的连锁反应。本文将从技术定位、2025 年价格走势、国产化进展三维度,对三大原材料进行深度拆解,并分析其对下游产业链的影响。

电子树脂作为 PCB 绝缘粘接与信号传输的核心功能载体,按介电损耗分为常规损耗型(环氧树脂)、中低损耗型(BMI、BT 树脂)、超低损耗型(PTFE、PPO、PCH),技术迭代方向聚焦 224Gbps 场景所需的 M9 级树脂与超低损耗品类。
· 整体平稳,7 月小幅上行:2025 年初至 6 月,电子级树脂价格维持稳定区间,主要因常规损耗型环氧树脂供需平衡;进入 7 月,受超低损耗树脂(如 PPO、PCH)需求增长及部分上游原料成本上升影响,整体价格出现 5%-8% 的小幅上涨,其中适配 M8-M9 级 CCL 的特种树脂涨幅更为明显。
· BT 树脂交期拉长:受 Low CTE 玻纤布原料短缺、AI 服务器带动 BT 树脂订单暴增影响,日本三菱瓦斯化学(MGC)于 2025 年上半年发布通知,BT 材料交期较往年延长 30%-50%,间接推升部分树脂品类的市场报价。
· 技术主线:PTFE 因Dk/Df 值成为 224G 场景,常与 PPO 复合使用;碳氢树脂(PCH)凭借低成本优势成为下一代高频 CCL 备选,2025 年上半年需求增速超 40%。
· 国产化突破:圣泉集团 M6-M8 级树脂持续量产,M8 级低介电树脂出货量同比增长 35%;东材科技 BMI / 碳氢树脂通过头部 CCL 厂商导入英伟达供应链;美联新材 EX 电子级碳氢材料批量供应国际客户,适配 M9 级应用。
铜箔是 PCB 电流传输的关键载体,按工艺分为电解(ED)与压延(RA)铜箔,高频高速场景依赖 HVLP(高频超低轮廓铜箔),2025 年技术迭代聚HVLP3-HVLP5 代,价格受 ME 铜价波动与特种铜箔需求拉动双重影响。
· ME 铜价震荡上行:2025 年初铜价延续上涨趋势,4 月因关税调整短期下跌后迅速回调,截至 6 月底,ME 铜价较年初累计上涨 12%,直接推升电解铜箔生产成本,常规 HVLP1-HVLP2 代铜箔报价较年初上涨 8%-10%。
· 特种铜箔溢价显著:HVLP3-HVLP4 代铜箔因适配 AI 服务器需求,2025 年上半年供不应求,价格较常规品类溢价 20%-25%;HVLP5 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,样品报价突破 120 元 / 平方米,较 HVLP4 代高 30%。
· 技术主线:HVLP5 代(Rz<1.0μm、HV>300)成为英伟达 NVL288 机柜 PCB 指定材料,需与 PTFE 树脂复合;可剥离型超薄载体铜箔适配 mSAP 工艺,2025 年上半年在 IC 载板领域渗透率提升至 15%。
· 国产化突破:德福科技拟收购韩国斗山卢森堡铜箔业务,HVLP3 代铜箔已批量供应 AI 服务器;铜冠铜箔 HVLP2 代出货占比超 60%,HVLP4 代产能利用率达 85%;隆扬电子 HVLP5 代进入客户验证,预计 2025 年底量产。
玻纤布是 PCB 结构增强的支撑载体,按性能分为 E 布、Low-Dk 布、石英布,2025 年 AI 服务器与 800G/1.6T 交换机拉动特种玻纤布需求,叠加头部厂商提价。
· 特种玻纤布供不应求:受 AI 服务器迭代带动,Low-Dk 布、Low-CTE 布需求同比增长 50% 以上,2025 年上半年价格累计上涨 15%-20%;石英布因适配 1.6T 速率场景,报价突破 30 元 / 米,较年初上涨 25%。
· 头部厂商启动提价:全球三大玻纤供应商之一的日东纺(Nittobo)于 6 月 2 日发布通知,自 8 月 1 日出货起,旗下玻纤产品全面调涨 20%,涵盖 Low-Dk、Low-CTE 等高性能电子布;中材科技 2025 半年度报告显示,其玻璃纤维产品均价同比增长 14%,其中电子级特种布涨幅超 18%。
· 常规 E 布平稳:普通 E 布因供需平衡,2025 年上半年价格维持稳定,仅较年初小幅上涨 3%,主要用于中低端 PCB 场景。
· 技术主线:第三代 Low-Dk 布(Dk<3.4、Df<0.002)成为 M8-M9 级 CCL 主流选择;石英布因 Df<0.001、CTE<0.5×10⁻⁶/℃,成为 1.6T 交换机解决方案,2025 年上半年需求增速超 60%。
· 国产化突破:泰山玻纤 Low-Dk 一代布量产产能达 500 万米 / 月,3500 万米特种玻纤布项目启动建设;宏和科技 Low-Dk 产品通过下游验证,2025 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45%;国际复材低介电玻纤批量应用于 5G 设备,国产化率提升至 20%。
2025 年上半年三大原材料价格上涨,叠加 AI 领域对覆铜板需求旺盛,覆铜板厂商纷纷上调产品价格,成本压力逐步向 PCB 下游传导。
· 威利邦电子:8 月 15 日发布通知,因铜价上涨,HB、22F、CEM-1 型号覆铜板每张上调 5 元,涨幅约 3%-5%。
· 广东建滔积层板:受铜、玻璃布成本高企影响,对 CEM-1/22F/V0/HB 及 FR-4 系列覆铜板每张统一上调 10 元,涨幅 5%-8%,覆盖主流品类。
· 江西宏瑞兴科技:因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与成本压力,normal-TG、middle-TG、high-TG 覆铜板及半固化片调价,覆铜板每张上调 10 元,半固化片按米计价同步上调,涨幅 6%-10%。
· 成本端:铜箔、玻纤布(尤其是特种品类)价格上涨贡献主要成本增量,覆铜板原材料成本占比从 65% 升至 70% 以上。
· 需求端:AI 服务器、800G 交换机带动覆铜板(如 M8-M9 级、高频 FR-4)需求同比增长 40%,供需紧张格局支撑厂商提价。
2025 年上半年,PCB 三大原材料呈现 “特种品类领涨、常规品类稳中有升" 的格局,技术迭代(M9/HVLP5 / 石英布)与成本上涨形成双重驱动,推动覆铜板行业进入涨价周期。下半年来看:
1. 价格趋势:ME 铜价若持续上行,将进一步推升铜箔成本;日东纺 8 月起玻纤提价落地,或带动国内厂商跟涨;树脂价格受 BT 材料交期影响,品类仍有上涨空间。
1. 技术焦点:HVLP5 代铜箔、M9 级树脂、石英布的国产化进程将加速,成为企业竞争核心。
1. 下游影响:覆铜板涨价或逐步传导至 PCB 环节, PCB 厂商或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消化成本压力。
若需进一步获取 2025 年上半年 PCB 原材料价格监测数据、头部厂商调价明细或国产化产能图谱,可提供专项整理服务,助力产业链成本管控与战略决策。

产品中心
德国Elma超声波清洗机 美国Branson必能信 超声波处理器关于我们
公司介绍 企业文化其他信息
新闻中心 技术文章 在线留言
扫码加微信
联系电话:4009202386
公司邮箱:tony.li@labcan.cn
上海市嘉定区芳林路963号808室
Copyright © 2025 桂宁(上海)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13045571号-5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